设为首页

Alternate Text

校友风采丨凌永顺:在创新中前进

2019-11-25

凌永顺学长,1937年4月2日出生于安徽滁州,电子对抗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艰苦求学,传承教育世家精神


凌永顺学长,1937年生于安徽省定远县, 1953年,初中毕业,考到邻县(现在叫明光市)的嘉山中学。两个县相邻90华里,他常常早上天不亮就得起床,带着干粮,背着行李,结伴走着去上学。由于家里条件艰苦,学长高中就开始借读,由于很早孤身在外求学,他变得坚强,独立。“那时候吃的苦,现在的孩子怎么能理解呀。”


谈到当时报考北师大的原因,他说“由于家里穷,所以选择了报考师范类院校。另外,我的祖辈都是搞教育的,这种家庭氛围让我梦想着要去念书,要去教书育人。”


凌学长祖上出过四个进士,“在北京的国子监里都有记载”。当时,安徽只有两个家庭出过四个进士,凌家就是其中之一。凌学长的祖父是县里教育方面的负责人,解放前的教育局长。如今,凌学长也已从教多年,老伴毕业于合肥师范学院中文系,也曾为一名教师,学长的两个女儿现在都从事教育工作。


八年政治工作,两次参军入伍


1960年,学长从北师大物理系毕业,分配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工作,做了一年的见习助教。一年以后到西安的一个军事院校工作,担任物理教师,教普通物理。到1969年,下放劳动到军队的“五七”干校,劳动两年多。1972年,在北京玉泉路上的解放军政治学院学习马列六本书。


从1972年到1980年,学长开始改行做政治工作。八年的政治工作,让学长收获颇多。“因为要常常给党委写材料,给领导写稿子,还要准备平时上课用的马列讲稿,锻炼了写作能力,也提高了社会交往能力。”


1980年,军事院校得以恢复和重组。合肥成立了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加上恢复高考,有了生源,急需教师尤其是有经验的教师。学长“临危受命”,坚定地留下了。


当时,学长可以去中国科技大学工作,还有一个学校也邀请他去当校长,他都没有去。对于一个已经40岁的中层干部,选择再次回到部队从教完全是出于对部队的那份眷恋。“部队的同志关系比较亲密,喜欢那个环境”,学长开心地说。就这样,1980年,学长重新穿上军装,第二次入伍参军,从讲师到教授到被评为院士,一待就是二十多年。


因国家需要,走上科研道路


20世纪80年代,某领域电子技术快速发展,并在西方军队里被普遍运用,而我们国家在这个领域还存在很多空白,急需更多的科研力量参与,“由于国家的需要,我走上了科研道路。”


1987年,学长对一项世界性的重大科研难题发起攻关,这个课题国内没人做过,种种困难还摆在眼前。但学长与课题组成员凭借执著的信念,在艰苦的条件下,不断地尝试,终于攻克了这一重大科研难题。1992年,该成果技术指标全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了国家发明二等奖。1993年,时任主席江泽民亲笔签署,荣立一等功。


紧接着,学长带领自己的学生开始做一个同领域的课题,经过三年的努力,这个项目结题并获得了部级的二等奖。之后学长在电子信息领域取得两项成果,包括两个部级一等奖。1996年和1998年他还先后获得两个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学长研究的是前沿性很强的课题,国际上对此领域的研究都是屈指可数的,他用自己的勤奋换来无数的荣誉。在1997年,学长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在2004年和2006年,又得了两个军队一等奖,发表了数篇论文,2006年,学长带领的团队获得军队最高科技奖——科技创新群体奖。


在师大打下扎实的基础:受益终生


“搞研究一定要知识面宽,要看很多东西,师大给了我这个训练。”虽然毕业多年,学长自己的专业知识并没有被丢掉,这跟在大学里打下的扎实基础是分不开的。学长现在都清晰地记得几位老师上课时的情景,“教普通物理的张教授,每次上课都会带着教具和仪器,边讲课边演示,非常直观,形象。另外,量子力学的老师和理论力学的老师教得都不错。”


“应该说本科对我的这一生影响很大,打下了基础,这很重要。加上师大是百年老校,有很厚的历史沉淀,学习气氛很浓厚,同学们也相处得很好。”


学长喜欢运动,打篮球、游泳、滑冰样样在行。“滑冰还是在北师大学的呢,那时的北京比较冷,当时在师大校园比较平整的地方一围,一浇水就成冰,不会化。”冬天有雪的话,学长更会直接穿着滑冰鞋滑到宿舍楼。


现已七旬的他,仍很喜欢走路。虽然院士都配有专车,但只要不是下雨下雪,平日的上下班,学长都会走路,一天来回四趟,“可以锻炼身体”。


吃苦耐劳,勇于创新,有胆有谋


学长治学严谨,著作颇丰背后离不开的是他的吃苦耐劳,勇于创新,有胆有谋。


在五七干校时,学长经常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早上凉快,一大早不吃饭便起来干活,吃过早饭后继续再干。“那里原来是个劳改农场,条件很艰苦。”唯一能做的就是认真劳动。提起种庄稼,学长可是好手,而且还经常求新、求变。他自创了一种选种的办法,还推广过除草用的除草剂,种过高产田。在五七干校,学长当过排长,在政治部当过党委秘书。因为表现优秀,被评为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1971年来到北京,在天安门观礼台上观礼看焰火,“当时毛主席他们都在。”学长自豪地说。


在做科研上,学长常常强调“要有创新和冒险意识,还要时刻准备好学习新的知识。”为了做一个风洞实验,学长看了400多万字的书,终于找到了实验失败的原因。


学长的自学和博学意识,不仅影响着自己,更影响着他的学生。他教出来的学生中,有院校的教授、博导,有全军教书育人优秀教师,还有的立过二等功,有的本科生被分到西藏、新疆,在那里建功立业。


尾声


一年中五六个月的时间,学长都在外出差、到部队指导工作和开会,而在他的身后,有个强大的支持者,那就是学长的老伴,“她的支持,为我解决了后顾之忧,”学长微笑着说。从学长当时的面容,我已然感受到了这对老人之间的深厚感情。“真的很少有时间陪她,”学长歉疚地说道。


提到师大未来的发展,学长说: “作为师大物理系的兼职教授,我认为物理系要加强应用技术的研究,加强实验室建设,还要加强人才的引进,尤其是国内优秀人才的引进。”


将近两个小时的采访,学长广博的知识,锐意创新的思想、严谨的治学态度,让我们赞叹不已,他和他的团队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对提高军队的现代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

电话:010-58805471 传真:010-58805471 电话查号台:010-58806183

您是第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