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Alternate Text

校友风采丨王宗国 : 教坛先驱 , 创新英雄

2019-11-18


义无反顾弃油城


1961年8月的一天早上,一辆敞篷卡车(当时的公交车)从乌鲁木齐出发,疾驰在前往克拉玛依的简易公路上。随着车辆的移动,车后扬起一股黄色的沙尘。卡车上,坐着十余名乘客,其中一位二十几岁的小伙子坐在一个打着软包装的行李上,随着卡车的颠簸上下起伏的摇晃着,他就是北师大地理系的高才生王宗国。


王宗国并非北师大的应届毕业生,早在1959年8月,王宗国就随着由北师大40名学子组成的自愿赴疆团队,千里迢迢地奔赴新疆乌鲁木齐市,被分配到乌鲁木齐第一师范学校任教。两年后因为新疆第一师范学校课程调整后取消了地理课程,自治区教育厅就将王宗国派往求才若渴的克拉玛依第一中学任教。


颠簸的卡车第二天下午才到达目的地——克拉玛依。王宗国知道这是一座刚刚建立起来的石油城,但至于城市建设和物资供应,他一无所知。但他知道,新建的城市,工作、生活条件肯定非常艰苦。可既然工作需要和组织决定,他义无反顾。


尽管王宗国对艰苦的工作、生活环境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走进校园,他还是暗暗吃惊!


主持学校工作的王汉池接待了王宗国。他说:“学校刚刚组建,校园不大,校舍不多,一目了然。全校就两栋房子,一所公厕······”


王宗国被安顿在一间小房子里。屋里摆着一张床,一张木制办公桌和一把木椅子。迎接他的同事告诉他这间屋子是宿舍也是办公室。


没休息两天,王宗国就去上课了。当时一中没有教室,上课得借用市政府的饭厅。每逢上课,学生都得自己带着小板凳。政府饭厅的旁边是职工食堂操作间,做饭时的声音和味道传到教室,影响了学生上课的情绪。有时,锅灶通风不畅,油烟呛得学生咳嗽不断,以至于影响了课堂秩序。于是只好“转移阵地”,把课堂搬到了公园或路旁的树阴下。


至于吃饭的问题,第一中学当时没有自己的食堂,教工均在市政府食堂就餐。因为粮食紧缺,副食品供应不足,政府食堂为了改善职工生活,设法在面粉厂买了些麸皮,蒸一些以麸皮为主混有少量面粉的馍馍。按人头分发,免收馍馍票,解决了一些饭量大的同志饿肚子的困扰。有位因饭量大而常常吃不饱的老师高兴地喊:“麸子馍馍万岁!”过了若干年,王宗国老师回忆说,那时的麸子馍馍的味道还真不赖!


平房的校舍,冬天取暖是大问题。烧火用煤,政府提供财政支持,但引燃煤炭的柴禾就得自己解决了。于是,学校组织师生到戈壁滩打柴禾。王宗国刚到一中,就赶上了打柴禾。1961年9月新学期开学第一周,他就和别的老师带着学生每人提着镰刀,拿着绳索,到戈壁滩割梭梭柴。尽管手被梭梭刺扎破,衣服也被剐烂,但师生们的热情不减。清晨出门,中午在野外吃点儿干粮,喝口自带的饮水,天黑时,一人一大捆地背回了柴禾。一周以后,学校的大操场一角便堆起了一座山包似的柴禾堆。


那个时候学校没有电灯,夜晚一片漆黑。老师备课用煤油灯,光线暗淡不说,还极不方便,学生也无法上晚自习。为了尽快解决用电问题,校领导带领王宗国,向相邻的企业求援,企业领导很大方,毫不犹豫地支援了几根旧电线杆。这时王宗国自告奋勇当电工,学校又派了几位教工协助,大家一起挖坑、栽杆、拉线、安装,终于接通了电源。办公室、教室终于灯火通明,老师和学生的心一下子亮堂起来。


有了电,王宗国这个“业余”电工显得更加重要,教室或办公室的灯坏了,都找他去修理,大家开玩笑叫他“电工师傅”。


苦练硬功为教学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叶,王宗国在市一中已经工作了35年。三尺讲坛的几件趣事至今还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中。


练“画”功夫——地理课堂上,需要在黑板上画出地球的形状。刚刚执教的时候,王宗国怎样都画不出标准的“圆”,他想,画图时地理老师的基本功,马虎不得。人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讲坛上的一分钟,他下功夫苦练:在地上画,在黑板上画,渐渐地,他手里的圆越画越圆了。后来,他走上讲台,自信地在黑板上画一个圆,然后画出地球经纬线和教学内容所需要的曲线图形。下边的同学佩服地议论说:王老师画的地球真圆!


苦练语言功——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工具,是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大学时代,王宗国就十分注重历练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上他有意识地积极发言,课下有意识多讲话,讲有水平的话。走上讲台面对学生后,他更加意识到,语言丰富、有趣、幽默,才能够产生吸引力,可以牢牢控制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有趣幽默的语言,主要来自于广博的知识面和抑扬顿挫的语言表达方式。有了这些基础,王宗国在教学上驾轻就熟,地理课上,师生互动,学生发言争先恐后。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夜探魔鬼城——地理教学理论必须联系实际。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王宗国曾五进五出世界魔鬼城。最值得追忆的是,1963年夏天那次夜探魔鬼城。为了感受传说中魔鬼城的恐怖和神奇,王宗国与四位教职工组成了一支探险队,背着干粮和饮水,全副武装进入魔鬼城。那天太阳落山时,他们选择了一处三面环山一面开阔的坡地安营扎寨。为了预防不测,大家决定,五个人轮流值班。午夜时分,突然间风雨交加,大风卷着沙尘,发出阵阵怪声,那声音确实如书本中所描绘的那样鬼哭狼嚎,令人毛骨悚然。那个夜晚,谁都没有入睡。有了身临其境的感受,从那以后,王宗国给学生们讲这一节课,描绘魔鬼城地理地貌的时候,更加生动、活灵活现。


开拓创新结硕果


1982年暑假,王宗国平生第一篇论文《如何讲风季的形成》在《新疆教育》上发表,这一下子激发了他撰写教学论文的热情。此后,他把教学心得加以总结凝练,著述了十余篇论文,先后发表在《新疆教育》、《地理教育》等刊物上,其中《新疆的资源优势》在自治区成立30周年特约稿件连载在《新疆教育》上,成为新疆的乡土教材。


1984年,王宗国的论文《乡土地理与国情教育》发表时,正值全国国情教育时期,全国不少杂志转载了他的论文,上海一家出版单位来信还请求引用他的论文。


国家教委1987年2月颁发了《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大纲指出:“乡土教材是中国地理教学内容重要的组成部分”,要让学生知道,我们的家乡是伟大祖国的一部分,要从小树立为祖国富强和人民富裕而献身的志向。


对于克拉玛依中学地理教学来说,《克拉玛依地理》还是一个空白。王宗国自告奋勇地接受了克拉玛依市教育局编写关于中学乡土教材《克拉玛依地理》这个艰巨而又光荣分任务。


《克拉玛依地理》如何编写呢?王宗国想,克拉玛依是因油而生的城市,因此,克拉玛依的乡土地理应该突出“石油”,突出石油工业建设。克拉玛依的青少年,长大以后大多数会成为新一代石油人。不了解石油,就谈不上热爱家乡,热爱克拉玛依······有了这个思路,王宗国的心中就有了编写乡土地理的重点。


为了准确把握教材中涉及的概念,以便翔实地论述与之相关的知识,王宗国前往石油企业访问、调查、查资料、看文献;为了解自然条件方面的知识,他多次走访气象局、气象台;为了深究石油地质地貌知识,他多次访问油田勘探研究院,拜访石油地质专家;为了解石油生产过程,他多次参观钻井、采油、炼油、测井等企业和科研单位,并请教有关科研技术人员。此外,他大量阅读了有关石油知识方面的书籍,翻阅了大量有关克拉玛依的史料、数据,走出校门拍摄了有关克拉玛依主要街景、建筑的照片,并绘制了克拉玛依地形、地貌、行政区划分图。


完成了资料收集、汇编之后,王宗国立即投入到《克拉玛依地理》的紧张编写之中。


当时,王宗国刚刚50岁,正值人生壮年,思维敏捷,精力充沛。为了《克拉玛依地理》早日完成,他废寝忘食,夜夜伏笔灯下,有时甚至通宵达旦。


王宗国苦熬13个月,1988年初春,他终于捧出了浸满他心血和汗水的《克拉玛依地理》初稿。后又经过反复锤炼,1988年6月,《克拉玛依地理》第一次印刷5000本,在国家教委召开的“全国乡土教材经验交流会”上,荣获全国乡土教材二等奖。从那时至今,《克拉玛依地理》再版十多次。


《克拉玛依地理》,填补了克拉玛依地理教学的空白,这是王宗国对克拉玛依教育领域的重大贡献。1992年,他被评为特级教师。


如今,王宗国已经是八十岁的耋耄老人,但他精神矍铄,满面红光。当他回忆起他的教学生涯,他微笑着说:看着自己的学生遍布油城各行各业,为建设克拉玛依贡献着聪明才智,我满足了。


——摘选自《辉煌的报告》 文/王健

©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

电话:010-58805471 传真:010-58805471 电话查号台:010-58806183

您是第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