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Alternate Text

校友风采丨姚思源:审美之思 音乐之源

2019-12-30

“鼓浪屿四周海茫茫,海水鼓起波浪,鼓浪屿遥对台湾岛,台湾是我家乡。”《鼓浪屿之波》的旋律在耳边响起时,总能勾起我们对美妙音符所诠释的大自然的百般向往。是的,音符是构造旋律的细胞,旋律是编织情感的丝线,音乐就是这样以它独有的表现方式让我们陶醉。而这美妙旋律的合唱改编者,正是我们敬爱的姚思源学长。


姚思源学长


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好似一股清泉,细水长流、生生不息。在新人辈出的艺术领域,音乐艺术作为生产力发展推动的物质文化,同样在整个社的发展进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到了近代,“音乐教育”作为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在广大高等院校普及。围绕音乐教育的研究和探索涉及极其广阔的领域,作为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和作曲家的姚思源,秉承“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不仅在自己专攻的领域颇有建树,还为中国当代音乐教育思想的传播与发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和繁荣社会主义音乐文化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


良好的音乐启蒙——音乐教育思想的形成与深化


老师,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他在用美的阳光普照,美的雨露滋润。


这样一位成就突出的音乐教育家,他全面、敏锐、先进的音乐教育思想也不是与生俱来的,儿时丰富的成长经历使姚思源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1925年秋,姚思源出生于山西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祖籍河北涞源),受家庭的影响和环境的熏陶,他对晋剧、祈太秧歌、晋中民歌等山西民间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儿时深深烙印于记忆中的民间音乐,是他音乐创作的重要源泉之一(1991年无伴奏合唱曲《绣花灯》即根据晋中祈太秧歌改编;1991年钢琴曲《忆》引入了三种民间旋律的片段:即春节的锣鼓声、婚嫁乐队的唢呐声、北方小县城盲艺人孤寂的笛声)。此外,青少年时期在北平潞河、汇文中学参加的教会唱诗班和中学组织的合唱团,都锻炼了姚思源良好的多声部感觉,为其日后学习西方音乐产生了良好的影响。抱着热爱音乐的一颗赤诚之心,1945年姚思源考入北平师范大学音乐系(现北京师范大学)开始了正规的音乐学习。他师从老一辈音乐教育家钱仁康、许勇三、张定和等学习理论作曲,钢琴与声乐方面的学习也颇为突出,先后师从于德籍专家库普克和鲍尔夫人,他们表现出的学术上的大师风范使青年时期的姚思源深受感染,受益匪浅,不仅在专业上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在面对当时一些社会文化和音乐问题时也开始萌生自己的想法。


1949年邻近毕业,怀着对音乐满腔的热爱和突出的专业成绩,姚思源信心百倍,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教育作为自己终身从事的职业,从此在更广阔的领域开始了他对教育理论的实践,思考与研究。姚思源早期的音乐教育思想经历了萌芽期、探索期和彷徨期。他先是参加了1949夏新中国成立前夕大学毕业生的学习班,然后服从分配,成为北京汇文中学的一名音乐教师。时逢新中国成立,祖国教育事业欣欣向荣,在工作中怀着满腔热情、思想活跃的姚思源,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创作了两首合唱曲《教师的歌》和《夏夜圆舞曲》。姚思源回忆说,在汇文中学的基础性教育工作很重要,为他以后在教育事业上节节进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56年,在北京教师进修学院、北京师范学院任教。1956年3月,教育部发出将音乐课减少课时的通知,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中学的音乐课程大大减少,姚思源为此撰写了一篇文章,题目为《应重视音乐教育和音乐教师的工作》,他指出我们实行的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美育是全面发展音乐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并执行美育赋予的任务。


姚思源不断总结早期思想中所沉淀出来的理论经验,就这样,他的音乐教育思想理论进入长期的探索期。从1961年下半年至1962年,《人民音乐》、《音乐研究》等刊物上刊登了一系列探讨音乐自身特殊规律的评论文章。1966年—1976年,十年“文革”使中国的教育事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摧残,音乐教育思想被“极左”的路线和政策控制着。姚思源在新中国建国以来始终接受和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并把其作为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文革”期间极端的“为政治服务”的文艺路线却使得姚思源感到困惑。但他从未放弃自己的研究,没有为当时的“大好形势”唱过半句颂歌,这一点正是姚思源高尚人格的鲜明体现。1976年,“文革”结束,终于迎来了思想解放、改革开放的新时期。1978年北京师范学院音乐系恢复建制,姚思源被任命为副系主任。在多年教学经验积累、各方面思想十分成熟后,在1985年第三届全国美学会议上,姚思源明确地提出“音乐审美教育应当是音乐教育的核心”。这一命题的提出标志着姚思源音乐审美教育思想的确立,成为姚思源音乐教育思想发展历程的一座里程碑,为美育理论建设的进一步研究拓展了道路,并成为日后音乐教育方针政策以及教育措施等制定的重要理论依据。姚思源在阐述音乐审美问题时往往从两个角度入手。其一,从音乐的本体出发。姚思源指出:音乐本体包含了有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本质特点,即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音乐最擅长抒发感情。其二,强调审美主体的自身修养。音乐审美教育是客体(音乐)与主体(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的音乐文化修养对于审美效果起决定性作用。除了从事本职教育工作以外,从1979年到2002年,他长期兼任《儿童音乐》的副主编,担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北京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另外,他还兼任教育部基础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社科中心兼职研究员,并主持课题《当代中国学校音乐教育》的研究,为推动儿童、青少年以及更为广阔的大众音乐审美能力的大范围提高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1988年5月同故友邓昌国在北京探访早年的钢琴老师老志诚学长(左一)


1990年,国际音乐教育协会第19次会议在芬兰首府赫尔辛基举行,姚思源作为中国的唯一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上他作了《学校音乐教育应努力向审美境界追求》的主题发言,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广泛关注。这一具有科学的指导性和前瞻性的理论成果,是音乐教育事业的建设与改革中的一笔宝贵财富。2001年新制定的音乐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之一,即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足见姚思源音乐教育思想的影响之深远。


音乐教育思想的衍生


活跃的思想是改革的源泉。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思想的目的无疑是发展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我们学习姚思源的著作和讲话,深深为他的一个观点所感动,“国家音乐发达的目标不止是精英音乐,即培养专业的音乐家,还要在老百姓中普及音乐知识”。他说,在音乐发达的国家,音乐职能的表现就像两个车轮,一是专业音乐表演、创作、理论专家,二是人民群众的参与,这两者相互影响,缺一不可。“爱乐”可以说是绝大部分发达国家的人学习音乐的最初动力,并不存在“专业”和“业余”之分。由于管理部门分工的不同,“文化部门”主管艺术团体和专业艺术院校,“教育部门”主管中小学、师范教育,“文化”与“教育”的分家严重影响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这样的局面存在着消极的两面性,既不助于音乐学习者树立信心,也不利于被教育对象的音乐教育。


为此,姚思源提出了一系列音乐教育方面的想法,例如他对高等师范院校的办学模式、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教师教育职前、职后相结合,多层次、多渠道的多元办学观等,都是姚思源音乐教育思想的衍生。他结合中国音乐教育的现状,与国际先进教育模式接轨,兼收并蓄,在新的形势下,如何面向市场经济,充分发挥高师院校培养教育人才的作用,如何摆正教学、科研、实践三者的位置,姚思源的音乐教育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给我们后来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音乐创作领域的新亮点与国际交流


用彩笔耕耘、把知识传播,就是播种知识、创造未来。


姚思源肯定“音乐本体”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因为好的音乐作品本身就能丰富我国国民的审美能力。姚思源在主攻理论作曲的同时,专门进行音乐创作,与之齐头并进。这成为姚源音乐成就的又一方面。


2003年,姚思源从自己创作的数百首各种题材的作品中精选了19首集结成《姚思源音乐作品选集》,其中大多都已发表于《音乐创作》、《儿童音乐》等刊物,并公开演出选集中7首为声乐作品,其中包括5首童声合唱,如创作于1977年的《红旗下新一代》和1980年的《春天在召唤》都表达了“文革”结束后作为在新中国红旗下成长起来的少年儿童心中的喜悦心情,1987年的《在我和你之间》表现了小朋友之间纯朴的友谊。姚思源还将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鼓浪屿之波》改编成混声四部合唱,男女混声合唱,更加突出了鼓浪屿如诗如画的迷人景色,仿佛和谐的声音一般沁人心弦,使得这首原本不为多数人所知的歌曲流传得更为深远。1991年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吕骥为姚思源题词“时代的歌声,鲜明的个性”,高度概括了姚思源音乐创作的特点与成就。


由于我国过去长期以简谱为主,歌曲创作多数没有规范的钢琴伴奏谱,不但影响了艺术上的完整性,也给课堂教学和歌曲普及工作带来了困难。姚思源长期致力于为儿童歌曲编配钢琴伴奏。200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姚思源《儿童歌曲钢琴伴奏曲109首》,其中收录了几十年来他为儿童歌曲编写的部分钢琴伴奏曲,包括了幼儿园、小学低年级,小学中、高年级,民间以及外国儿童歌曲四个部分。他的钢琴伴奏织体写作形象生动精美,烘托了音乐主题,使音乐形象惟妙惟肖,意趣盎然。


除了繁荣祖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姚思源还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最早参与国际音乐教育交流的重要学者之一。在思想上,姚思源对音乐教育有着国际视野和开放性的思维,1985年9月音乐家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经几位音乐家修改,37名音乐家带头签名,姚思源起草了《关于加强学校音乐教育的建议书》。1986年春,为了引进国际先进教育理念,推动音乐教育交流的开展,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和中国音乐家协会拟联合举办“奥尔夫音乐教育学习班”,姚思源亲自从外文原著《现代世界的音乐教育》一书中,选择德国音乐教育家威廉·凯勒的文章《(奥尔夫学校音乐教材和它的国际意义》进行了翻译,对奥尔夫教学法的基本思想和主要做法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充分体现了他所具有的开放的艺术视野和敏锐的洞察力。1987年3-7月姚思源赴美国加州威梯尔学院(Whittier College)访问考察,还就中国民间音乐、中国音乐教育、中国当代作曲家的作品等方面用英语做了讲学。


2005年10月29日,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隆重举行“姚思源音乐教育思想学术研讨会”,与会代表对姚思源教授在音乐教育理论研究、音乐教育实践和音乐创作诸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会上播出的中央电视台《音乐人生》拍摄的题为《音乐家·学者·教师》的专题片,回顾了姚思源教授努力探索我国音乐教育发展之路的60年历程。这不禁让我们对这样一位年过耄耋的老人由衷地表示钦佩和赞叹。姚思源先生“活到老、学到老”,90年代离休后还应约主持并担任主编,完成并出版了《北京志·文化艺术卷》中的《北京音乐志》一书。至今他仍坚持对中外音乐教育思想的研究、比较和思考,经常有探索音乐教育新思路的论文发表。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作为北京师范大学荣誉校友,我们为姚思源学长所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同时我们作为新世纪音乐教育系统中的一员,更加应该孜孜不倦的秉承老一辈教育家优良的学术作风,源源不断地将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发扬光大,推向世界。


文章来源:《辉煌的报告——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校友采访(一)》文/ 吕欢

©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

电话:010-58805471 传真:010-58805471 电话查号台:010-58806183

您是第位访问者